與LAISS的親密接觸,原來文理教育這么美!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8-08-02 閱讀次數(shù):492
文理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給予你們生存的知識與技巧,更是為你們的認知、理解、和表現(xiàn)能力注入不朽的活力,使你們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都熠熠生輝;而這恰恰是在各個領域成為極少數(shù)大師的秘密之所在。讓我們將鏡頭聚焦到LAISS文理教育行動的課堂,深度了解美國頂尖文理教育!
Ciepiela教授
Ciepiela教授帶著同學們一起,從大部分人在初讀兩則陳述時偏向于后者的情感反應開始,一步一步剖析反應的來源,到理性、辯證地分析兩種陳述方式的不同點,理解它們的存在和意義,同時拋卻“優(yōu)劣”的價值判斷,更加有意識地看到歷史的“講述”是怎樣具有與歷史本身相當?shù)囊饬x。【TA計連碧】
Robinson教授
從英國和北美搖滾流行樂中看到的來自加勒比海的影子,只是這個國家在殖民主義、政治動亂和經(jīng)濟蕭條時期的音樂產(chǎn)物,在空間的遷移和時代的更迭過程中被無數(shù)次過濾和提純后的縮影。而在今后的兩周里,我們將試圖回轉(zhuǎn)這種方向常常顛倒的文化研究方式,從牙買加音樂談起,尋找英倫搖滾樂誕生的軌跡?!綯A 馬心頤】
Bosman教授
隨后Bosman教授帶著課堂欣賞、分析了六首詩中形容自己、他人病痛的經(jīng)歷。在閱讀 “Tennis Elbow” 這首詩時,大家被“I am in touch with myself”這句所吸引。這句詩一面講述了因為長期打網(wǎng)球而磨損的骨頭相互摩擦的感覺,又講述了一個通過病痛而更加了解自己身體的經(jīng)歷。在接下來的兩周,我們將會探索更多形式的文學作品,包括自傳、小說、短故事、詩歌等。同學們也會根據(jù)自己或身邊人的經(jīng)歷嘗試描述病痛中的感受。就像上課一開始Bosman教授讓大家起身舒展手臂來打通大腦感知身體的通道,我們也將通過文字來探索病痛中的肉體。【TA 周雨晶】
文理教育體驗論壇
“為什么作為教授來到LAISS文理教育行動?“
”阿默斯特學院從上世紀中旬到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發(fā)展和變化?“
”請問以‘自由’著稱的文理教育如何包容相對有‘保守’價值觀的學生?”
“請問文理教育的價值何在?”
“請問如何處理在大學開始階段對專業(yè)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其所帶來的迷茫感?”
…
在文理教育體驗論壇中,教授和阿默斯特學院在校生就同學們提出的精彩問題作出了獨到的分享。
LAISS 2018 將有幸迎來三位來自中國高等院校的特邀嘉賓。三位教授分別受邀在項目期間開設哲學、扶貧經(jīng)濟與教育政策的中文學術講座。本系列講座意在豐富學生在項目期間的學術體驗,增強多元化視角,加深對中國社會的本土理解。團隊從全國眾多有突出影響力的學者中篩選出與學生的興趣與需求最為匹配的教授,并邀請他們前來今年的項目分享學術視角。
講座形式為中文,時長為一小時,每個講座結(jié)束后將設置二十分鐘的問答環(huán)節(jié)。
愛與解放:耶穌與孔子的共同事業(yè)
Love and Emancipation: The Common Undertaking of Jesus and Confucius
黃裕生,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第一哲學、德國哲學、宗教哲學、政治哲學-法哲學、比較哲學。多年來他致力于以現(xiàn)象學方法把第一哲學問題本身與哲學史研究(特別是德國哲學、基督教哲學研究)結(jié)合起來,對諸如自由、真理、現(xiàn)象、時間、歷史、同一性、希望、普遍之愛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進行深入而系統(tǒng)的研究,努力把對自由問題的理解與思考貫穿到對其他基本問題的討論與理解之中,在相關作品里確立起了一個以自由為基礎的理路體系。近年來著力于對現(xiàn)象學與康德哲學、猶太-基督教信仰對西方哲學的貢獻、中國古典哲學的普遍主義思想等課題進行研究與探討。
講座時間*:8月3日(周五) 下午4點開始
講座地點:省蘇州一中國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