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負責的小老師,給我來一打!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閱讀次數(shù):367
吳儀范,就讀于杜倫大學本科社會學系,世界百強名校,杜倫大學是全英國前10的頂尖大學,在英國大學各類排行榜中長期處于第4位至第6位 ,在英國乃至全世界一直享有極高美譽。
初進學術部
這兩個月的預科實習讓我受益匪淺也今生難忘。進入學術部之前一直很不安,擔心自己的學術水平無法勝任助教的職責,惶恐自己英語沒有學得很好卻要來誤人子弟。可進門的一剎那,老師們的親切和藹的面孔很快就減輕了我心中的忐忑與不安。我暗暗下定決心,與學生們共同成長。
實習主要負責的工作
實習期間我主要負責批改日常作業(yè),查看學生們的閱讀筆記,批改默寫,并幫助默寫不合格的同學們重默,以及監(jiān)考、批改周考試卷的工作。還記得第一次監(jiān)考時,有一個學生突然流鼻血了,當時我手忙腳亂,還好不少同學沉著鎮(zhèn)定,告訴我應該一步一步怎么做,最終才把情況穩(wěn)定下來。監(jiān)考看似簡單,但有突發(fā)情況時如何處理妥當,也是十分需要經驗的,我很感謝當時學生們對我這個菜鳥老師的體諒。
在難長句教學中獲得收獲
這些工作中對我來講最有挑戰(zhàn)的一項工作就屬幫學生們批改長難句了。兩個班的學生加起來三十人左右,水平卻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的在仿寫句子中暴露出了語法基礎不佳的問題,甚至對于寫句子的基本成分架構都不甚清晰。于是我開始思考要怎樣教他們才能把他們存在的問題講透,力求每次作業(yè)點評后他們都能有所提高,同樣的錯誤下次不再犯。思考如何教他們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查閱了語法書也頻繁地求助于網絡,設計好如何解釋才能讓同學們明白錯在了哪。一次次的思考過程中,我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有不少的知識漏洞,幫助同學們修改長難句所付出的所有努力是對我自己知識架構的查漏補缺。
更讓我驚喜的是,有些學生能寫出了極漂亮的句子,令我贊嘆不已,我會打上五角星或雙星以示鼓勵。他們的優(yōu)秀句子我都會拍照下來自己學習 ,還會發(fā)個信息說他寫的很棒,我要向他學習。我和他們在知識面前是平等的,我有不懂的地方也會向學生請教。每次去分發(fā)作業(yè),同學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打開作業(yè)本看我的點評和打分,一句小小的鼓勵都能讓他們開心很久。一份作業(yè),我以認真的態(tài)度批改,就能得到同學們真誠的笑容與尊重。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高中生涯,為了得到老師的鼓勵、贊賞,我會加倍努力地完成作業(yè)。大概是人之常情吧,你付出,我回報。如此,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良性循環(huán),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被調動起來了。
如何與學生相處成了我的一門必修課
實習過程中最讓我困惑的是與學生的相處,該如何把握好尺度。一開始由于年齡差距并不大,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與同學們混得很熟。這也導致到了后期,我要求同學們背誦長難句,每個人到我這里來過關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很強的行動力,我提的要求對他們而言并沒有什么威懾力。無奈,我只好搬出大家公認比較嚴格比較”兇“的Jacky老師來 “逼迫”學生完成作業(yè)。
如何把握和學生相處的尺度,我還特意咨詢過Jacky老師。他說剛與學生接觸的時候不能嘻嘻哈哈嘻皮笑臉,要先樹立起老師的威信,然后在與學生點點滴滴的相處中再慢慢表現(xiàn)出作為老師的友善與關懷,這樣才能長期建立起優(yōu)良的師生相處模式,不太隨便,也不是太嚴肅。聽了這些意見后,我逐步嘗試調整與學生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強調了對于他們學業(yè)上的要求的同時,也慢慢積極與他們交流一些心理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亦師亦友。
我想我融入了他們,kp班的黑板上有一欄公告,Violet給班里每一個同學畫了一個卡通形象。我欣喜地看到我也被加入了這個隊伍,我的卡通形象是一個可愛的小仙女。即使未來各奔東西,我們之間也建立了珍貴的友誼,難能可貴,何其榮幸。
和同事的相處萌生學習教育專業(yè)的想法
除了與學生接觸,我們同一個辦公室的老師之間也會互相交流如何改進上課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質量。我也會把我批改學生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的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跟其他老師反饋,他們非常尊重我,會根據(jù)我的建議調整教學計劃。第一次檢查同學們長難句背誦情況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大家?guī)缀鯖]有朗讀英語的習慣,很多發(fā)音不標準卻全然不知。Enyaa老師當下就決定布置同學們一隔一朗讀單詞和課文,培養(yǎng)語感。于是我這個小老師每天也多了個回家作業(yè),聽同學們的朗讀錄音。預科學校的教師團隊整體較年輕,大家有著類似的英語學習經歷,很容易產生共鳴。我們經常會分享各自的英語學習資料,一起聊聊某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點等等。與老師們的平等的相處溝通讓我一下打破了原本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偏見,心中也萌生了研究生選擇教育專業(yè)的想法。